1.主要内容
本项目以全新的视角分析消费金融创新与人口结构变动协同互动的机理,在全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人口结构对消费金融效率的影响机制为基础,通过实证检验揭示消费金融和人口结构之间的协同互动机制。与此同时,以全国的实证分析结论为参考,以重庆市自身特殊金融发展环境为前提,并以近年来的人口、消费信贷、消费和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托,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检验二者的协同关系与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2.重要观点
本项目在理论机理与实证分析基础上,主要得到以下重要观点:(1)全国及重庆市的人口老龄化形势较为严峻,但消费金融发展潜力巨大;(2)人口结构变动具有双重效应,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刺激作用;(3)人口老龄化具有正向的间接提升消费金融效率的作用。
3.创新性
本项目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文献梳理及理论借鉴基础上,在实证方面提出了消费金融效率的概念,并通过实证检验消费金融效率的变化来反映消费金融对消费需求影响的人口结构效应,不仅将理论与实证分析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在立意上也具有自身特色;(2)在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符合本研究目的的分析变量与影响因素,从而构建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3)在研究对象上针对全国和重庆市各自的消费金融与人口结构环境差异分别进行了经济发展环境阐释与实证剖析,这样不仅体现了全国当前消费金融发展的共有特点,更体现了重庆市的特殊性与地方特色。
4.学术价值
本项目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新的常态化格局下,很多经济概念和问题需要重新定义和构思,研究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与人口结构变动的协同互动有着特殊的学术使命;其二,以消费金融创新与人口结构变动的协同机制为切入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消费金融效率的学术新概念;其三,在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特殊的分析因素从而构建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5. 应用价值
本项目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养老问题的本质就是消费问题,因此研究人口结构与消费金融的协同互动机制也是解决养老问题提供的一个新视角;其二,无论是从“需求侧”还是“供给侧”来看,需求都是核心变量,而消费金融的发展正是从时间上解决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其三,对于重庆市而言,“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落户为地区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赋予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因而“消费金融创新与人口结构互动”不仅切合重庆打造西南地区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也符合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求。
6. 社会影响和效益
本项目的社会影响和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项目有助于重庆市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找到存在的问题,同时发掘优势与潜力所在,从而为以后的发展思路提供基础与参考;其二,项目对重庆市发展消费金融、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提供了一些操作性的政策建议,这对政府的政策引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三,项目兼具全国的宏观分析和重庆市的分析,对于重庆市而言,可以在全国的宏观背景和趋势下结合地区特色思考发展问题,因而可以避免只专注于本地区的狭隘视角。
7. 对策建议
针对研究中所反映的人口结构性变动和消费金融发展及其互动机制中所存在的问题,项目提出了以下对策框架:总体上,实现消费金融的发展环境与政策支持双管齐下。具体策略上,一方面,以商业银行为支柱,推进中长期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以“线上线下”消费金融公司为主力军,全面活跃大众短期性消费信贷市场。与此同时,协同地域分工并形成与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分工;另一方面,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 打造集消费金融与“医养护”为一体的养老金融新平台,实现消费金融与养老产业的协同互动。
项目负责人:重庆大学刘渝琳;项目来源: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消费金融创新与人口结构变化协同发展机理与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ZDJJ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