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的基本情况
重庆大学张楠木教授(研究员)主持的2014年度一般项目“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文化生态学意义研究”
(批准号2014YBS096,结项证书号2022059),最终成果为专著《吊脚楼的文化生态学研究》;课题组成员:黄逍、周瑾。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第一,吊脚楼是西南地区最佳生态建筑形式。在文化生态学意义上,吊脚楼作为乡遗的基本单元,呈现出丰富的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形态,是一个兼具外部范围和内部结构的系统的整体,凸显着先人们的生存经验和生态智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印迹,更是中国宝贵传统文化的载体。吊脚楼这一建筑形态凝聚着永恒的民族精神气质,蕴含着历史的纵深和渊源,体现着古今的接续和延伸。
第二,吊脚楼是民间风土建筑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典型代表。吊脚楼民居建筑作为地域历史身份的载体、乡愁和文化记忆的源泉,在乡村振兴中可以发挥出不可取代的文化振兴效应。本研究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出发,尝试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遗保护与再生路子。
第三,吊脚楼的研究,可以激发人们自主自发地对乡土建筑及古建筑等进行关注、研究和保护。吊脚楼民居建筑研究过程中挖掘乡遗、传统村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丰富人们的“文化认知”,形成广泛的“文化认同”。
2.研究意义
第一,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接续不断的极为重要的载体。传统村落作为乡村民居的代表和住宅的一个典型类别,也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
第二,从文化生态学入手研究吊脚楼,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乡村振兴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包括精神文化的富足。吊脚楼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代表性民居,对其做文化生态学上的研究,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守护人们生存的精神家园的需要。
(二)主要内容
本课题从吊脚楼的发展历史与分类、吊脚楼的结构与功能、吊脚楼的历史环境及其影响、吊脚楼的自然环境影响及其意义、吊脚楼的社会环境及其影响、吊脚楼的传统技艺的特征与价值、吊脚楼的传承及其保护的意义7部分来深入论述吊脚楼的文化生态意义。吊脚楼这样的民居建筑形式美的具体体现就是,依山就势、临水而居,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色,是人类高度认识自然、顺应天地的产物,极佳地反映出“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在世界上延续历史长、适应性强、风格非常鲜明的一个建筑体系,人们应当对它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人类以自然为师,研究自然界这个与人类对应的存在,形成了关于自然观的学说,也创制了人类特有的、多样化的文明样态。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总的认识,其中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形式是指构成事物诸要素的结构和显现方式,“形”是事物自然存在的外部呈现,“式”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法则或规范,“形式”是指将自然形态经过人为加工而成为一种新的美的范式。任何新的艺术种类,都是在“形式”的不断充实中出现与突破。从自然观和形式美两个维度入手,梳理、发掘、提炼、总结吊脚楼的生态学意义。
吊脚楼作为典型的民居建筑,是乡土聚落的基本单元之一,蕴含了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是有一定的外部范围和内部结构的系统的整体。吊脚楼民居与聚落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无不体现我们先人们的生存经验和生态智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印迹,更是中国宝贵传统文化的载体。
(三)基本观点和创新性
1.基本观点
吊脚楼民居与中国现代建筑作为两个核心主体放置同一层面论述解说,连接两个环节:隐性环节——自然观、形式美理论,显性环节——“现代生态建筑”涵义;这些要素所构成的逻辑关系为: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回应时代要求的表现,一是对传统的回应,二是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回应。回应的方式:在隐性环节——自然观、形式美内涵的导引下,回溯传统建筑样态,找到其与现代性衔接的层面;在显性环节——现代生态建筑的映照下,寻找承载更深邃建筑理念对于近现代自然观的修正,对近现代形式美的丰润。
本研究坚持以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为指引,从文化生态学的时代性和应用性入手,着眼于对中国西南地区吊脚楼进行文化生态学研究。从历史、民系、地域等诸方面探讨西南地区吊脚楼的模式及其衍化变异的结果;整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与建筑学的成果与研究方法,重构西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源流和谱系关系,以解决因文化认知、文化认同不足而带来文化趋同的现状破题,尝试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地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再生的新路:通过“技术模式重塑”与“文化范式再造”推动“地域建筑文化现代化”。
2.创新性
第一,从实证性研究着手吊脚楼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可以回应并解决当前乡村传统聚落保护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现象,以有效开展吊脚楼及其历史环境的适应性保护与再生工作,尝试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遗保护与再生路子。
第二,坚持着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着力发掘文化生态学的应用性特色。将研究任务首先确定为调研吊脚楼存在的状况及其文化生态学意义。
三、成果的价值和影响
(一)成果的学术价值
第一,对现存“问题与不足”的提炼。二十世纪末至今,从欧洲到东方,从世界到中国,建筑艺术在现代,出现了普遍的矛盾和对峙:一面是造型、样态、材料、理论的多样与日新月异,一面是建筑现实呈现类型和理念的单调与趋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建筑业呈现“非常务实”的建筑观:修建的 “火柴盒”“积木块”的建筑样式:单板、单调、千篇一律;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刚刚打开国门,出现了西方建筑样式与中国建筑样式的生硬结合;九十年代与世纪末,外墙瓷砖的大量运用,“豆腐干”、塔楼式建筑设计形式开始兴起,传统民居纷纷拆迁。现代建筑导致中国城市趋同化,呈现 “万千都城一面,南北各方一型”;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国外现代建筑风潮涌入中国,“雷同”样貌未减,“模仿”风潮又起,中国大部分都市的建筑样式陷入毫无文化特色与个性的模态中。该研究试图为现代建筑理念提供新的文化视觉。
第二,从实证性研究着手吊脚楼的文化生态学研究,最终落脚点聚焦到人生存的精神家园层面。改革开放以来,来自异国文化的建筑形态在我国古老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颠覆性地改变了我国的传统建筑形式和村落形态,导致城乡人文特色不断消解,人们的乡愁文脉、情感归属感不断丧失。面对乡土文化和故乡情结的消解,人们的心灵越来越无所依归,对传统聚落、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日益淡漠。本研究回应并解决当前乡村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保护、开发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现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野,开展吊脚楼及其历史环境的适应性保护与再生工作,尝试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遗保护与民族民居建筑理念的再生性探索之路。
(二)成果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在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和建设方式上,充分考虑民族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取向和社会需求状况等重要方面,焦点置于吊脚楼这一古老而饱含智慧的传统民居聚落上,采用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致力于挖掘其深厚的生态智慧和艺术价值,呼吁人们主动关注文化生态,树立文化环境保护的观念,自觉地维护社会文化生态的平衡,克服文化生态危机,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对待传统文化时能自觉使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注重保护传统文化资源、优化传统文化环境、繁荣和平衡传统文化发展、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在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和建设方式上,应当充分考虑民族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取向和社会需求状况等等。
(三)成果的社会影响
本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美学意义初探》发表在《民族艺术》,获重庆市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本研究主持人多次参加全国相关学术研讨会,并作学术发言。也多次应邀参加重庆市博物馆、重庆市美育研究学会等机构组织的相关论坛、美育推广等活动,推广相关研究成果。
本研究主持人也多次参加乡村振兴设计,将乡村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保护与开发理念贯穿始终,挖掘其深厚的生态智慧和艺术价值,将民族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取向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