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青少年成长中的语言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 : 2016-10-21 14:22:58
访问量 : 8167
【字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扫 二维码便可分享朋友圈

(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语言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青少年语言的发展是其早期发展较为迅速的心理现象,本研究从语言主体及与其相关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研究,能较准确把握青少年语言发展因素从而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以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正向发展。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语言输入是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语言输入不仅仅是必要的,还应当讲究方式。目前我国的媒体语言规范是主流,但不能否认有大量超规范现象步入了大众传媒,内容涉及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这是当前我国语文生活的一个特点,也是传媒工作者和语言研究者及教育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了媒体语言对青少年语言的影响作用,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同时,探讨了如何运用较好地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醒家长及教育者注意其它对青少年语用者的语言生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扩大积极因素,消除不利影响。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性

1.主要内容

本研究中的语言主体即中小学青少年,其先天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智力对其语言的习得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学生在学习语言的时候,由于个体生理差异,在同样的外部情况之下,习得语言的情况是有明显差异的。因而影响语言习得的主体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语言习得的生理基础,其中,大脑的语言中枢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语言习得必须以语言理解为基础,思维决定语言并先于语言;智力与语言无本质联系,但却影响语言控制能力的发展,智力障碍虽然不影响语言的习得,但可能会影响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影响语言水平的提高。通过研究指出,语言教育实践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之在真正意义上,使人的发展成为语言教育的过程和目的。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教育程度、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性、孩子语言学习历程是影响语言发展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因为语言的发展是青少年认知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父母教育背景所造成的青少年在语言理解、表达水平上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其今后的认知能力发展。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自身的文化资源越加的丰富,文化素养水平越高,便能够给青少年更好的语言教育资源。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的语言发展越有利,因为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有重视语言发展的观念,从而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以及促进思维的发展;另外,由于自身素质较高,对孩子的输入语更规范。本研究发现,家长的教育程度、家长与子女的互动性、子女语言学习历程三个因素对子女语言发展起到比较大的作用。这些结论均支持研究者的推论,即家庭的文化资本与青少年语言表达水平存在密切关系。

教育环境包括物质条件和老师素质等。青少年语用群体获取语言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教育所提供的语文课堂教学。这个渠道为语使他们获取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多方面的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了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形成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技能。这种影响青少年语言发展的环境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教师应该在环境的选择和控制上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优美的、令人愉快的物质环境,有利于青少年语言的发展。非物质环境是相对于物质环境而言的,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用关怀、热情和笑容为青少年有意识地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二是教师自身高素质的语言对青少年语言发展的影响。

青少年生活于社会中,社会环境对其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有相大的影响。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青少年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显著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正处于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年龄阶段。而媒体语言是诸多外部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媒体语言包括电视语言、广播语言、网络语言和报刊语言。网络语言发展成为有自身独立的系统、类型及功能的语言范畴。同时也成为许多语用群体,特别是青少年语用群体语言生活中的一个部分。青少年特有的求新、求异、求雅的心理状态成为影响他们接受新词语、新的话语范式的主要因素。本课题主要探讨了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

2.重要观点

语言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青少年语言的发展是其早期发展较为迅速的心理现象,本研究从语言主体及与其相关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研究,能较准确把握青少年语言发展因素从而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以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正向发展。

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语言输入是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语言输入不仅仅是必要的,还应当讲究方式。本研究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同时,探讨了如何运用较好地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因素的积极作用。

3.创新性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研究从社会学、教育学以及文化学等多门交叉学科视域,以中小学青少年成长中的语言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青少年成长中对其语言发展有影响的诸多因素。本研究具有独特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

2)研究内容的应用创新。本研究从语言主体及与其相关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研究,这直接关系到有效地探讨对青少年语言发展有影响作用的诸多因素,引导青少年本身、父母、教师及社会发挥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以促进青少年语言的正向发展。

3)研究方法的创新。在研究过程中,综合采用了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思辨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本课题进行探讨。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语言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青少年语言的发展是其早期发展较为迅速的心理现象,本研究从语言主体及与其相关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研究,能较准确把握青少年语言发展因素从而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以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正向发展。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语言输入是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语言输入不仅仅是必要的,还应当讲究方式。目前我国的媒体语言规范是主流,但不能否认有大量超规范现象步入了大众传媒,内容涉及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这是当前我国语文生活的一个特点,也是传媒工作者和语言研究者及教育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了媒体语言对青少年语言的影响作用,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同时,探讨了如何运用较好地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醒家长及教育者注意其它对青少年语用者的语言生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扩大积极因素,消除不利影响。

(四)对策建议

1.对教育主体而言

要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权利,让他们率性写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创造一种人化自然环境。同时,语言学习就是一种文化学习。学生要学习掌握一门语言,必须同时从文化着手。在语言学习中,不断加深对文化的了解。要重视实践。在语言课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主要的。因此,要唤起学生语言学习情趣,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灵性,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鉴赏品位,让学生把语言学习看作是一件“乐事”。同时,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一种整体性的,有意义的知觉,而不是各种影象的组合。在语言教学的具体的操作上,为了实现整体把握,我们必须把不得不以分析方式表现的语言材料,重新赋予它整体的、鲜活的生命,以合乎学生学习规律。

2.对家庭环境而言

首先,要更新、完善教育观念。家长应该努力不断更新、完善教育观念,摒弃落后、过于刻板的教育守则,在子女的语言发展方面,积极采纳适于孩子的教育观,从而使子女的语言能力,顺应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发展。其次,金钱、精力要平衡投入,从而有力地促进子女的语言学习发展。但与此同时,不应该忽略对青少年语言能力发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家长为子女创造良好物质条件的同时,不要忽视文化资源的配置,同时,家长应特别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启发性谈话对子女语言能力的发展多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将有助于青少年语言能力的提高。另外,家长应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家长应建立起终身学习、不断加强自我要求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扩充家庭文化环境建设,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3.对教育环境而言

教育环境包括物质条件和老师素质等。教师应该在环境的选择和控制上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优美的、令人愉快的物质环境,这有利于青少年语言的发展。非物质环境是相对于物质环境而言的,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用关怀、热情和笑容为青少年有意识地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二是教师自身高素质的语言对青少年语言发展的影响。

4.对社会环境而言

青少年生活于社会中,社会环境对其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有相大的影响。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青少年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显著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正处于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年龄阶段。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讲,网络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用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但同时,无序化的网络语言影响学生规范汉语的使用。因此,本研究建议,可以开设网络语言知识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强化基础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项目负责人:重庆雅明教育集团公司魏萍;项目来源:市社科规划项目《中小学青少年成长中的语言影响因素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TBWT02-2)。